济宁市审计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
||||
|
||||
2024年,济宁市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项部署要求,加强审计法治建设,提升依法审计能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现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坚持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全面落实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政治方向,推动召开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审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报告等,严格落实党委审计委员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提交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预算执行审计报告等重大事项,统筹推进全市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规章制度,全面加强依法审计建设。一是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024年8月,比对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对《济宁市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管理办法》(济政办发〔2018〕27号)部分条款进行了合法合规性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报送市政府办。二是加强合法性审查。审计业务文书、规范性文件、合同文本等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查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职能参与审查工作,防范法律风险,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审计。按照审计法定权限,结合我局具体工作职责,认真研究并回复相关部门规范性文件、政策、规章等的征求意见,提出与依法审计职责相符合的修改意见。三是推进审计业务程序制度化建设。2024年11月,结合局实际情况,调整审计署19种主要审计文书和9种主要文本格式部分内容,并转发全市审计机关参照执行。 (三)树牢依法审计意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坚持审计程序遵循法定规范。严格按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以及审计署业务管理相关制度规定实施审计,严格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开展工作。二是坚持审计行为遵循法治准则。遵守审计法律法规与职业规范,管好用好外部调查权、查询账户权、提请协助权等审计权力,避免权力滥用。三是坚持审计判断遵循法理逻辑。审计过程中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依据,以法治思维判断是非曲直,真正做到数字准确、定性客观,建议可行、结论信服。2024年,我局全年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四)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济宁市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围绕全市创新突破“十项重点任务”、更大力度实施“八大民生工程”,抓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完成审计项目413个,出具审计报告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597篇,提出审计建议1385条,促进财政增收节支4.82亿元,有力促进政策、项目落实落地。全力做好迎审,配合省厅高质量完成公立医院专项审计、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专项审计等工作。高质量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重点任务,做好全市优抚安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推动出台完善制度20余项。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建立审计整改认定标准制度体系,经验做法在全省交流推广。2024年我市选送的5个项目均获评省级优秀项目,其中梁山县审计局实施的梁山县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项目被省厅推荐参评全国优秀审计项目。 (五)落实普法责任制,擦亮普法流动站品牌。一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坚持审计组同时也是法治宣传队,在实施审计项目工作中积极向被审计单位开展普法宣传,2024年以来,市审计局召开审计进点会65次,向被审计单位普法65次。二是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普法。利用国家安全日、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法治宣传教育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活动,对内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参加法律知识问答等活动,对外通过发放普法宣传材料、设立法律咨询台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普法。三是拓宽法治宣传阵地。在“济宁市审计局”微信公众号转载“济宁普法”关于宪法、民法典宣传等系列内容,向社会公众普法,立体化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市审计局制作的法治作品《以案明纪 以规律权》,荣获全市第四届法治微视频征集活动法治微视频作品三等奖。 二、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中,带头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认真学习《宪法》、《国家安全法》、《民法典》、《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法律法规及党内法规,引导班子成员培养法治思维,提高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 (二)不断强化法治建设领导责任,部署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2024年局领导组织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3次,统筹谋划2024年全市审计系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市局科室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活动。11月研究部署、组织召开全市审计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要求全市审计人员守牢依法审计基本原则,并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的能力,严格在法治轨道上、制度框架内行使审计监督权,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动审计职责履行更加规范。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2024年市审计局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审计人员对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审计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依法审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未能把法治教育作为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日常性工作抓实抓好,对县市区审计人员法治教育宣传还比较少;普法宣传效果还需提高。对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要求,推动法治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党对审计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推进法治建设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的具体要求,加强审计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依法审计监督质效。持续开展集中培训、专题讲座,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审计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全市审计人员更加自觉地全面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恪守审计权力边界。 (三)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扎实开展普法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探索新途径、丰富新载体,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宣传好法治建设目标、工作部署、先进经验、典型做法,增强普法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中共济宁市审计局党组 2025年1月21日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