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关于大数据审计发展在科技强审理念下的研究与探索


[日期:2024-11-18 15:58] [作者单位:任城区审计局][作者单位:济宁市审计局] [作者:李梦晖]

科技强审,是科技强国战略在审计领域中的具体体现。目前,以审计信息化建设为代表的审计科技创新已经极大地推动了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信息化建设也是国家审计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的重要举措。其中,大数据对审计影响深远,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科技发展飞快的今天,审计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以及相关技术结合,有效提高审计能力是着眼未来审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科技强审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2018年5月23日,中央中央审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这些指示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各级审计机关深入践行科技强审理念,按着审计署“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的要求,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力度,探索基础建设、数据分析、人员培养相结合的审计信息化建设路径,持续提升审计数据分析能力和数字化建设水平。

二、 科技强审的现状

(一)大数据审计基础建设扎实推进

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模式和管理方法,推动审计从传统的账本财政财务务收支审计向以大数据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综合型审计方式的转变,从单兵作战向多部门联动作战拓展的组织方式创新,从大数据支撑精准审计延伸到支撑审计宏观分析的新定位。建立了大数据审计采集分析制度规范,完善了数据分析团队管理办法,出台了大数据审计工作意见,建立了审计数据分析团队,建设了审计数据分析室,实现了各层级预算单位电子数据分析全覆盖及个体单位的深度全覆盖,在审计过程中越来越多利用数据分析的方式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比对,更快更精准地发现疑点问题。例如,山东省审计厅2019年统一组织10个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其中利用了“山东省审计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查处违规问题疑点准确率在60%以上;2019年6月,山东省济南市审计局购置无人机,在小清河湿地跟踪审计、济南新东站建设跟踪审计等重大审计项目中开展值飞任务。

(二)“金审工程”保障上下互通

1999年,审计署便启动了《审计信息化规划》,也就是“金审工程”,由此开启了国家审计信息化之路。“十五”时期,实施了“金审一期”工程,重点研究开发了现场审计和审计管理两大系统,解决了审计工具问题,为提高审计查错纠弊的能力、规范经济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实施的“金审二期”工程,重点建设联网审计系统,为做到审计关口前移、促进关系国计民生重要行业的健康和安全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实施的“金审三期”工程,重点建设关系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资金安全和运行绩效的评价系统,加强数据预测分析,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已经或正在为促进提高国家经济运行的效益和保障国民经济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三)网络和信息安全不断重视强化

多年来,各级审计机关高度重视审计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党委、政府和审计署的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工作资源,完善审计信息化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通过增加专项资金支持,各单位丰富网络安全产品,夯实安全基础建设,着力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水平,大力推进网络安全和审计信息化工作。同时,通过完善制度、排查整改、模拟对抗、攻防演练等系列措施,筑起网络安全“防火墙”,积极应对各种网络安全挑战,提升网络安全专业能力和防护水平。

(四)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持续加强

自2001年以来,审计署持续推进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和考试工作已经组织了58期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107次考试,全国一万多审计干部通过审计署考试,为审计信息化和大数据审计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目前,通过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人数占比也越来越高,为大数据审计提供了人才支撑。计算机审计培训工作缓解了审计全覆盖的当务之急,也为大数据引领智慧审计提供不时之需。

三、科技强审的探索及短板

早在1998年,时任审计长李金华就提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大数据审计是政府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审的要求,加强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一)数据质量仍需加强

现阶段各单位、各企业公司使用数据库皆不相同,主流多为基于SQLserver和oracle数据库,但仍有一些小众数据库及自建数据库的使用,且各数据库数据表所使用规范名称也存在差异,导致了数据标准化仍是审计过程中需耗费大量时间的一项工作。标准化建设是业务系统构建的基石,是审计技术和方法创新应用的重要前提。没有标准化的建设,孤立的系统将会成为空中楼阁,浪费大量审计资源,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标准化审计数据建设是开展大数据审计的重要领域,也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艰巨工作。

(二)数据人员配备不全

1.审计单位大数据审计人员有限

从传统审计向大数据审计的转变,审计人员难以改变多年习惯思维,审计理念的滞后将会对大数据审计产生抵触心理,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认为大数据审计是支持业务最迫切的要求,而满足于现有的传统审计方式。即使采用一些大数据技术,也都是对被审计单位小数量的分析,没有脱离开抽样调查的传统审计思路。

科技强审突出的是审计人才能力建设,依据大数据技术,不仅强调对大数据整合和分析的能力,还强调对审计数据挖掘和应用的能力。基层审计人员大多仍处于初始积累经验阶段,大数据应用只是局限于简单查询,数据分析不够,缺乏大数据集合和纵横向模型建立的能力,特别是对大体量、低密度数据的分析,由于找不到数据间内在的关联性,所以也很难得出准确的审计结论,显现出大数据审计的能力短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积累不到更多的数据分析经验,只是浅尝辄止,难以发挥大数据审计的作用。

2.被审计单位缺乏专业人士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相应电子数据材料,然而作为电子数据的供给方,被审计单位往往缺乏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撑,仅局限于日常工作的使用。导致提供的数据出现数据缺失、数据散乱、各数据表中数据逻辑无法对应等现象,被审计单位对于自身提供的电子数据存在并不了解的现象,使审计人员需要花费较大经历去探索审计样本间的因果关系。

四、科技强审的路径

(一)数据审计的思维确立

首先要改变审计人员、审计思路的惯性思维,由大数据审计倒逼每个审计人员转变传统审计思维,培养和锻炼大数据审计思维。在审计环境发生变化下,必须深刻认识到,大数据审计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审计人员应积极转变传统观念,紧跟形势,将大数据思维主动融入到具体工作中,以思维创新引领工作方法创新,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科技强审的指示要求,理解科技强审是从制度层面 解决审计的质量问题和效率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审计业务的提质增效,离不开长远规划和总体步署,通过顶层设计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审计结果优化,引领大数据审计向纵深发展,将大数据审计融入审计全过程。

(二)大数据审计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要严谨细致,逐步、全面推进。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围绕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特点和管理方式,研究不同数据库的功能特点,建设务实可行、针对性强的标准化审计系统,按照统一标准制定行业数据规划,夯实数据基础,提高平台建设,事半功倍保障数据分析的工作正常推进。

(三)大数据审计的人员培养

科技强审,关键在人。审计能力是审计人员需要加强的能力之一。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按照以用为本的原则,持续打造大数据审计培训体系,推进大数据审计培训考试。严格按照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初级网络培训规划安排,夯实审计人员数据库、网络、数据采集分析等应用技术基础,普及一线审计人员的初级培训和考试,严格考试通过率,增强审计人员信息化能力。紧跟技术前沿,发挥专业优势,深化数据应用,固定分析模型,以审代学,以研代学,持续推进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考试工作,发挥审计尖兵利器作用。强化不同专业领域内信息技术培训。推进Python、Arcgis、图数据库等各种大数据分析工具,推进神通数据库等国产数据库的推广使用,加强新兴专业技术和工具方法的培训学习,推动审计信息技术应用常更新、不落伍。

五、结语

科技强审作为一种动能,带来审计思维、审计模式、审计方式的变化。适应这样的变化,审计人员须激发起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不仅要掌握审计的专业知识,也要提升大数据应用的能力,跟上大数据、信息化的审计技术发展的要求。大数据技术正深刻影响及改变着审计方式,让审计工作更加精准、高效,进入新时代,审计机关应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强化科技强审,以大数据审计新思维充分发挥审计职能,提高审计效率。



分享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