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审理+”模式助力审计质量提升


[日期:2023-08-31 15:43] [作者单位:邹城市审计局][作者单位:济宁市审计局] [作者:陈亚 张茜 单鹏浩]

邹城市审计局牢固树立“质量为王”理念,创新实施“审理+”模式,做到“全面、全员、全程”抓质量,构建了审计质量控制闭环管理机制。2019年以来,三次荣获山东省优秀审计项目。

“审理+”引航审计实施方向。审理人员通过研究审计法、审计准则等相关法规制定标准化的审计业务工作程序流程图和审计项目电子档案模板,从审计报告、审计证据、问题定性、处理处罚、审计程序等方面做出规定,为审计人员提供规范和指引。通过规范化模板的使用,让审计人员更了解审计法规。

“审理+”护航审计项目全过程。一是开展“法制审理动车组”活动。根据审计项目、审计范围、审计方式的不同,确定跟踪审理项目,明确跟踪审理重点。审理人员通过选择合适的介入点跟踪审计过程,对相关审计资料进行审理,及时指出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补充审计证据、追加审计措施、修改完善实施方案等补救建议,及时消除审计质量隐患,改变事后审理无法补救的缺陷,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二是设立审计质量监督员。在每个审计组中确定一名审计人员为审计质量监督员,全过程参与审计项目,更了解证据取证、问题底稿、移送案件等方面潜在质量隐患,在审计实施、口头交换意见等阶段随时与审理人员沟通,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质量问题。三是进行“二次审理”模式。为了强化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的质量,要求召开局机关审计业务会议之后,法制审理科在第一次审理的基础上,二次对草拟的审计报告和决定进行复核审理,主要检查对业务会议研究决定需要修改的内容是否做了认真修改,是否告知了被审计单位书面报告审计整改情况和审计决定中救济途径等事项,发挥审理作用,确保质量监管成效。

“审理+”续航审计能力提升。推广项目小结制度,审计组长在完成审计项目后总结形成报告进行交流,通过总结、交流审计项目实施中的思路方法为接下来项目的开展审计拓宽思路。归纳审计问题清单,收纳汇总典型项目情况、问题、定性和处理依据、意见以及建议,便于审计人员借鉴学习。设立“审计知识加油站”,全过程为审计人员提供法规知识支撑,定期解读、分享审计基础知识、程序、质量控制及优秀案例为审计人员充实审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分享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