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文苑

从《长津湖》中破译青年干部的培养“密码”


[日期:2021-10-12 10:23] [作者单位:兖州区审计局][作者单位:济宁市审计局] [作者:宋勇]

最近,《长津湖》电影爆火,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影片从伍千里回家探亲开篇,一条明线就是抗美援朝战役的前后经过,一条暗线就是伍万里作为新兵的成长经历。哥哥伍千里回家探亲因为战情紧急被召回,伍万里偷偷跟着哥哥去了部队开启了戎马生涯。昔日江边的“野孩子”,在部队的“大熔炉”和战场的“训练场”上快速成长,蜕变为“神投手”。其中,有伍万里自身的成长,也有伍千里的刻意培养。从中,我们也感悟到青年干部的培养“密码”。


“正调子”,选好人生第一位导师。刚开始,伍万里被安排在雷公处培养。为什么要选择雷公作为第一任老师?雷公职务是炮排排长,性格特点是恩威并施、爱护犊子,是经验丰富、超期服役的老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注重培养青年干部的规范意识和良好的职业习惯,切实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让年轻干部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标准的,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导师”来传帮带。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未来。一个成年人性格基本上很难有大的改变,但是在具体工作上可以培养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磨性子”,打掉青年干部身上的傲气。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青年干部心浮气盛,有激情和干劲,但是缺少经验和韧劲。伍万里在火车上各种不服气,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不被接纳,原定的授枪仪式被中途取消,自己想要武器却没有子弹。然后是老同志们的谆谆教诲,“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志愿军的名号都是靠战斗打出来的”“叫嚣自己人不算本事,让敌人服气才是真本事”。应该说,在这段交流过程中,伍万里明白了自己的渺小,才会在火车上主动面对大好河山站到天亮。


“定路子”,因材施教助力早日成才。伍万里在一次战斗中,发挥了自己投掷准的优势,关键时刻“空爆”了敌人的战略要塞。伍万里的特长就是投掷精准,伍千里探亲回家,伍万里用石子准确地击中移动船上的“靶子”,这一点在影片开始也埋下了伏笔。人人皆有才、人人无全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培养年轻干部,要善于发现其特长和优势,扬长避短、因人定岗,坚持“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的原则,发挥最大效应,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专业化培养需求,有的放矢制定培养计划。


“压担子”,在一线实践中培养干部。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不要在温室里培养花朵,要放在风雨中去培养,放在一线去锻炼。伍万里战场上开的第一枪,就是在生死攸关的关头,应该说新兵第一次开枪杀人总有迈不过去的坎,激烈的思想斗争、内在的勇气胆量,关键时刻一声枪响,其实标志着伍万里一种跨越式的快速成长,突破了自我、战胜了自我。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我们培养年轻干部也要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做有挑战性的工作,给对方压担子、出题目、交任务,不断增强勇气、积累经验、提高本领。培养年轻干部,有时候需要“赶鸭子上架”,放在艰苦的地方、吃劲的岗位蹲蹲苗,多让他们做“热锅上的蚂蚁”,着力提高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攻坚克难、应对风险挑战中增强本领,真刀真枪锤炼能力。


“护犊子”,要在原则下坚持严管厚爱。伍万里不服从指挥,偷偷跟着伍千里参加战斗任务,虽然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为战斗胜利贡献了力量。但是,伍千里还是坚持原则,功过分明,要伍万里好好写“检查”。培养年轻干部就是这样,凡事不能好好好、是是是,自己不能装老好人,要真正对年轻同志负责,坚持严管厚爱。当然,培养年轻同志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要懂得容错纠错、包容宽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凡事不要求全责备,做事情难免会犯错,“刷盘子”越多摔得越多,在一定原则和底线范围内要允许年轻同志们犯错,但要有风险防范、及时纠错的意识。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对年轻干部而言,成才是个需要长期进化的过程;对培养人而言,教授他人也是一个漫长需要坚持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培养,不能搞大水漫灌,更不能任其自然生长,要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施肥浇水、修枝剪叶、驱虫防病”。青年干部正处于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干事创业的人生黄金时期,我们要坚持科学培养,把好成长节奏,“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培养“善查、能说、会写”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打造事业发展的后备“铁军”!(来源:审计观察)




分享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