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济宁审计机关5项改革创新事项入选全省审计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
||||
|
||||
日前,省委审计办、省审计厅公布2022年度山东审计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济宁审计机关5项改革创新事项入选,入选数量全省第一,取得新佳绩。 近年来,济宁市审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审计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市审计“一盘棋”,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着力在练内力、借外力、聚合力、提效力、增动力上下功夫,推动全市审计工作走在前。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一是坚持目标引领修内力。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打造署优审计项目为目标,实施“党建铸魂、质量提升、创新突破、科技赋能、作风提升”五大工程,开展审计质量提升、执行力提升、改革创新突破“两提升一突破”活动,深化“研究型”审计,一体推进审计研究与审计项目深度融合,全方位提升改革创新能力。二是打开思想开关引外力。坚持以改革创新解决济宁审计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坚持“走出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寻标对标达标创标”活动,以“专题化、小分队”形式赴十堰等地学习“取经”,将谈思想解放、学习收获及下步如何干,特别是如何改革创新成为工作常态。坚持“请进来”,邀请审计署、省审计厅、南京审计大学等行业专家开展审计成果开发、大数据应用等专题培训。三是加强协同联动聚合力。联合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印发《进一步做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与预算执行审计融合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建立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协同联动机制。建立与纪检监察贯通协作机制,创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题共答“三同”理念,强化工作协同、日常联络、成果共享。加强与市委改革办协作,定期沟通交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成果。四是强化机制赋能提效力。深入推进全市审计一盘棋,创新采取“大兵团”作战模式,采取“提级交叉”“七统一”全链条穿透式审计,注重即时考核、量化通报、动态排名。积极践行科技强审理念,加大与济宁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业务主审和数据主审“双主审”制度,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审计监督质量,荣获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实现济宁审计历史性突破。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增动力。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化“纪律明镜•天天照”日常提醒机制,建立重点工作台账周例会制度、“蓝黄红”督查考核机制,高质量推进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类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审计系列职称评审“打包申报”模式,打破基层审计职称评聘“天花板”,激发工作人员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